继发布《后量子密码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后,4月18日,由安全牛主办的“后量子密码”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东进技术与信安世纪、三未信安等后量子密码代表厂商,以及VISA、恒丰银行、中国移动、联通数智等行业用户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与产用同仁共议后量子密码挑战,共商产业协同,共谋后量子密码新未来。
在沙龙活动上,围绕“后量子密码迁移到时候了吗?”“后量子密码足够安全吗?”“后量子密码时代该怎么应对?”等研讨主题,东进技术研发总监刘义鹏认为,一般预计2030年前后可破解传统密码的量子计算机将问世,且美国NIST要求2035年全面禁用传统算法,后量子密码迁移已刻不容缓,其过程复杂且挑战重重,我们应该及早筹备,加快迁移技术研究,为后续迁移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后量子密码的安全性问题,刘义鹏坦言,后量子密码因缺乏长期验证而存疑,但可通过多种技术路线算法和密码敏捷性来弥补。中国后量子密码结合国家战略与自主可控原则,多技术路线并行,在QKD领域领先,PQC方面虽标准化起步晚,但可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产业跟进。 后量子密码时代该怎么应对?刘义鹏建议密码用户应提前开展技术储备,理解合规要求,评估量子安全脆弱性,识别风险并分级分类,制定迁移策略和路线图,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厂商要积极参与密码标准制定,按标准设计开发产品,并为用户提供合规、可行的后量子迁移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东进技术在后量子密码领域早已展开积极布局,与国内多家量子通信厂商紧密合作,同时加快研发出一系列后量子密码产品,并申请了多项相关技术专利,具备后量子密码能力的密码卡、密码机、安全网关等产品,正与合作伙伴携手在多个试点项目中开展验证工作。 未来,东进技术将以此次沙龙对推动后量子密码产业发展和应用落地形成的重要共识为指引,继续深耕后量子密码领域,持续加强具备后量子密码能力的产品研发与应用落地,构建量子时代信息安全的新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