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智竹侠”的六足仿生智能伐竹机器人正式亮相,引发林业领域广泛关注。该机器人集智能识别、自主砍伐、去枝去尾功能于一体,可在坡度高达80°的复杂竹林地形中灵活作业,单棵竹子处理仅需2分钟。通过电能驱动与可视化远程操控技术,机器人实现了“零人工干预、零资源浪费”的目标,精准响应国家“以竹代塑”政策,为传统竹业注入智能化、绿色化新动能。 核心功能:从“刀砍斧凿”到“机器智控”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内置智能决策系统,能根据竹林密度自动规划最优砍伐路径,此外,机器人采用纯电驱动,作业过程零碳排放,对比传统柴油机械,环保效益提升超90%。 配套的可视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作业透明度。养护人员可通过远程终端实时查看伐竹进度、竹材品质及设备运行状态,并获取竹林病虫害预警、碳吸收数据等关键信息。平台支持多台设备协同管理,为大规模竹林养护提供数字化决策支持。 团队背景:青年创新力量,深耕林业需求 目前,该项目已与一家投资公司达成投资意向,并与多家竹制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团队表示,未来将推出“硬件+软件”生态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智能林业装备走向全球,为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 从依赖人力的传统伐竹,到全自动化的“机器代人”,“智竹侠”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竹业生产模式。随着“以竹代塑”战略的深化,这类智能装备或将成为绿色经济的新引擎,助力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