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什么值得买匿名网友 关于飞利浦耳机的八卦 首先来八卦一下,大家应该都很好奇,为什么飞利浦的多款耳机都成了因为降价跳水而热门起来的神机。 飞利浦品牌 其实飞利浦与森海塞尔等传统音频厂商不同。我现在还记得两千年初搭载飞利浦芯片的 MP3 全是高端产品,号称飞芯。但飞利浦半导体也就是后来的恩智浦半导体 NXP 在 2006 年就被总公司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把股权卖出去了。飞利浦确实不喜欢半导体,80 年代它和台工研院合资成立的台积电也陆续卖光了股份…… 另一方面,飞利浦其实早在 90 年代就已经不再重点经营自己的传统家庭和个人音视频多媒体业务,屏幕业务被交给和韩国乐金合作成立的 LG Philips Display,乐金飞利浦倒闭后 2008 年改为和冠捷合股,飞利浦显示器品牌又成了 AOC 同门。因为业务重心的转移,飞利浦的耳机、音响等产品前期还能吃老本,进入新千年后就一直是质低价高贴牌货的代名词,感觉和韩国现代这个传说中的“共享”品牌其实还挺像的…… 后来,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想把包括耳机在内的影音业务卖掉专心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2013 年 1 月公开消息准备将影音业务卖给它的代工厂之一 —— [日本船井电机]。结果船井同年 10 月毁约,交易失败。 据说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要卖出点什么时,就把要卖的业务拿出来放香港成立一个子公司,于是在与船井的交易失败后就在香港设立一个叫 WOOX Innovations 的分部负责这部分业务。 这时正逢做吉他起家的 Gibson 想多元发展到处买买买,就在半年后的 2014 年 4 月收购了 WOOX 同时获得了 7 年飞利浦品牌部分业务的使用许可,于是 WOOX 就改名 Gibson Innovations 继续运营相关业务。 这还没完,Gibson 自己没玩好导致债务压力巨大,最后在 2018 年初申请破产保护了…… 于是 Gibson 将 2012 年入股结盟的安桥 Onkyo 和 2013 年入股的日本第一音响 TEAC 等非乐器核心品牌和股份出手或资产重组,安桥和第一音响两家继续互相持股,但是改为和 TCL 结盟。 至于飞利浦品牌的耳机业务, 2018 年 4 月的新闻应该是还握在 Gibson 手里,当时 Gibson 仍没摆脱债务到期的危机,不知道现在飞利浦影音的品牌使用权和相关业务给 Gibson 卖出去没…… 为什么飞利浦这么多跳水耳机 我们来对一下时间线: 美亚上面显示 Philips Fidelio X1 初次上架时间是 2013 年 3 月,Philips SHP 9500 初次上架时间是 2013 年 9 月。考虑到研发和生产周期,感觉这两款应该都可以算是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时期的飞利浦耳机,后面发布的 X2 是 2014 年 9 月上架就不一定了。不过 X2 的评价也不错,值得入手。 张大妈搜索到的历史价格 AKA 跳水轨迹显示,SHP9500 从 2013 年发售时的两千块到被收购的 2014 年开始跳水降价,2015 年到 2018 年这三年基本上都是以 60 美金左右 / 400 元人民币以下的价格在卖。 大家一般都直觉 SHP 9500 和 X1、X2 跳水是因为耳机本身素质支撑不了发售价,我觉得这背后的资本动作带来的影响应该也是出现飞利浦跳水机的原因之一吧。同样的例子还有三星收购哈曼后 AKG 的跳水。 八卦到这里,下面说回 SHP9500 。 关于 SHP9500 的一些疑问 手机推得动 SHP9500 吗?推得好吗? 简单粗暴:推得动!推得好不好要看具体手机。 首先上一些 SHP9500 的参数: - 50mm 开放式动圈 - 灵敏度 101 dB - 阻抗 32 Ω - 频率响应 12 - 35 000 Hz - 最大承载功率 200 mW 单看指标不难驱动,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手机推不好…… 根据 [@鬼斧神工119] 在 [HiFi玄学词汇七宗罪吐槽] 里吐槽: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得出前端驱动或者说推好耳机的两个标准: 1、针对此耳机输出功率足够; 2、同时无削波(失真)。 我实际尝试了不同的前端,虽然下面不同的前端测试都是基于完全主观的认知,合适的音量也是非常个人且容易受各种变量影响的指标,合适的音量下是否失真也可能因为我木耳没感知到,但可以说实测手机就能把 SHP9500 “推”好,个人来说还用不着最大音量。 其实我本打算用 SHP9500 的灵敏度和阻抗套公式算一下,不过数死早几种换算方法看得我头大,下次再更新吧……有兴趣深入了解可以去看看飞飞写的 [你的耳机需要多大推力?手机能推 300 欧?] ,这里直接引用结论:
为了塞住“推得动不一定推得好”的嘴,再引用一段:
这里的“音量旋钮”就是电位器,本质上是一个可调电阻,iPhone 上是数字电位。 以及:
总之……所以…SHP9500 不算难推的耳机,反而是直推神器了……XDDD 不过……等一下!如前几个引用所说,SHP9500 完全可以直接由手机等设备驱动,用不着上放。但一些 DAP 如海贝 R3 官方有公布适配耳机阻抗参数是 8 - 100 Ω,也就是标称驱动 8 - 100 Ω 阻抗的耳机。 于是问题来了:难道 300 Ω 的耳机手机都能驱动 DAP 反而不能了? 首先厂商标称耳机阻抗参数的得出本身是有限定条件的,其次这里其实还牵扯到灵敏度等参数的负载阻抗匹配等等问题。具体可以看这篇:[浅谈耳机的阻抗、阻抗曲线与灵敏度] 这样,低敏的耳机如 Final E5000 因为灵敏度只有 93 dB 所以低至 14 Ω 的阻抗用 Vivo Nex 手机驱动也需要 13 格甚至最大的 15 格音量才达到我个人的满意音量。 顺带一提 SHP9500 的原线我未拆开保持团状对付着用手机试听了下,要达到同样的声音大小需比 SWR2103B/93 多加一点点音量,所以耳机线确实可以影响声音,但影响大小和好坏都是未知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以后再说……反正我不会把 3 米长的原线拿出来用…… 想给 SHP9500 配个耳放怎么选? 回答:因为 SHP9500 的参数相对低阻高敏对前端要求不高,基本可以随便选,找个合格的匹配负载阻抗的解码耳放或纯耳放就好。 我推荐可以先从外观开始找自己喜欢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或解码耳放套装,慢慢了解参数,对比评价设备,再根据自己耳机的实际情况来入一台或一套。 我在用的是 Topping DX3 Pro 解码耳放一体机,用来驱动 SHP9500 挺好,驱动自己的其他耳机也挺满意,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受限于价位 DX3 Pro 没有线电(随机开关电源我用着没问题)而且耳放部分输出功率参数对比独立耳放略低,但是驱动 32 - 300 欧姆阻抗的耳机 OK。 下面是 DX3 Pro 耳放口的一些标称和实测参数: - 标称输出功率 1,000 mW x 2 at 32 ohms,125 mW x 2 at 300 ohms - 标称输出阻抗 < 0.1 ohm;实测输出阻抗 1 ohm - 实测低增益即默认模式下负载 33 ohms 和 300 ohms 时最小至最大音量无失真,> 100 dB SINAD 。 最后这条讲人话就是 DX3 Pro 在特定条件下调节音量从最小到最大, 音质都好…… 测试结果来源于 ASR 论坛 @amir 的 [Review and Measurements of Topping DX3Pro DAC and Headphone Amp]。 其中关于输出阻抗:
关于负载和失真:
这些测试数据代表 DX3 Pro 是一台合格的一体机,不代表实际驱动某款耳机时的效果,因为前端、耳机和音源还有各种变量,但这个测试本身可以说明要怎样去衡量一台合格的解码耳放。 飞利浦 Philips SHP9500 耳机 购买 SHP9500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的飞利浦中国官网上有 [SHP 9500 的产品页面],虽然中文官网上的 [飞利浦官方在线商城] 已经没有飞利浦品牌的耳机卖了,但较新的型号,如 [Fidelio X2] 耳机的中文官网页面会提供到京东自营 [飞利浦影音京东自营旗舰店] 的购买链接,不过京东上的这家自营店也已经没有 SHP9500 卖了。 而我这次购买的店铺是天猫上的 [飞利浦影音天猫官方旗舰店],天猫认证是 “品牌直销”,天猫网店经营者相关资质信息显示认证主体为兴化市德昌家用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和之前几年天猫上比较知名的飞利浦跳水耳机卖家 [飞利浦新起点专卖店] 的兴化市新起点商贸有限公司一样都在江苏泰州注册,这一票公司都是做电商运营的。 德昌公司还有一家淘宝 C 店 [飞利浦 STYLE] 和天猫上的 [飞利浦越美专卖店] 。根据公开信息,这家公司自称飞利浦中国的经销商之一,飞利浦中国影音事业部的电子商务渠道总代理。有天猫的品牌认证背书,应该是获得了品牌方的授权运营。 价格方面,实付 399 元。张大妈记录 2017 年双十一前后入手三张有找,还有更低价位,但是这货从供应上看可能处于打完收工的销售尾期,所以没优惠时直接入手也好。 SHP9500 的定位 SHP9500 沿袭了 SHP9000 的 SHP 个人系列型号,又没有 Fidelio 影音系列前缀,感觉前代旗舰或次旗舰的说法都不太对…… 我觉得这耳机设计定位应该是多媒体影音耳机 AKA 看电视用的(哈哈哈哈哈~ SHP9500 开箱 无。 //一个开售了这么久的耳机也没什么好开箱的,张大妈上有挺多开箱…… //张大妈上有值友回报这家店铺入手的 SHP9500 耳罩发霉,还好我没遇到。 飞利浦镀银 AUX 音频线 SWR2103B/93 购买 SWR2103B/93 在天猫下单 SHP9500 的同时,我在京东自营的 [飞利浦线材京东自营旗舰店] 买了条 1.2 米长的飞利浦镀银 AUX 音频线,货号 SWR2103B/93 。 十年前买了副当时传说要停产的森海塞尔 HD600,附带的原线也是 3 米长,在电脑桌边的环境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坠耳,也容易牵绊东西。话说那条原线用的定制插头,换线成本较高,SHP9500 还是方便很多(然而 HD600 到现在还没停产…… 京东会员价 69 元到手,页面显示材质是 OFC 镀银,用了透明线套,看着挺漂亮的。 这是一条双 3.5mm 头通用 AUX 线缆,不是那条某些店铺会搭售的飞利浦原厂镀银升级线 SWA5911/93,其实 SHP9500 换所谓的升级线也没什么必要,原线如果只是线阻大长度在 1.5 米左右的话都没必要换,多吃一丢丢前端少一丢丢音量的区别,开大一点音量就行。 飞利浦的货号是全球通用的,搜索这条线的货号,发现只有中文网页的信息。实际上飞利浦中国官网的 [产品目录] 里音频线材只更新到飞利浦的影音业务被卖出的 2014 年,且 2014 年只有一款线材,通过货号检索官网也没有这条线的相关信息。另外,传说中的飞利浦原厂升级线 SWA5911/93 也一样只有中文网页检索结果。 不过京东自营没出幺蛾子:下单当天下午京东小哥把包裹送来,拆开一看,制造商写着:沃科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沃科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由收购了飞利浦影音业务的 Gibson Innovations 百分百控股,它的 LOGO 就是前面八卦过的 WOOX ,中文名应该就是英文发音音译。 所以,SWR2103B/93 是一条正品飞利浦线缆。 SWR2103B/93 开箱 开箱时忘了拍……这里应该有张包装盒上标制造商信息的图,盒子找不到了,下次更新。 飞利浦镀银 AUX 音频线 SWR2103B/93 线缆本身确实挺漂亮的,就外观来说不弱于 Final 的京线,透明外层的防缠绕性能不错,且无记忆特性,开箱时捆成一团,平置一段时间后就自己撸直了。 Philips SHP9500 w/ SWR2103B/93 合体感受 Philips SHP9500 w/ SWR2103B/93 可以看到飞利浦镀银 AUX 音频线 SWR2103B/93 插头处留出了足够的凸出,方便部分设备母座内凹或装有保护壳的设备接入。原线一端同样有这个凸出设计,接耳机的另一端是没有凸出的,方便和耳机上的母口平齐。 实际佩戴 SHP9500 个人感觉佩戴起来非常舒服。耳机的佩戴感好是几个方面带来的综合体验:
不同的前端
- 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7 Plus、iPhone XS Max、iPad mini 4 w/ Apple Music & 网易云音乐 这一票 iOS 设备尤其是带 3.5mm 口的手机驱动 SHP9500 差异不大,最大音量 16 格,基本开到 12 到 13 格即可,各设备间音量多一格少一格的区别。感觉这也从侧面说明苹果这些年在 iOS 设备端的音频部分进步不大,虽然它的起点已经是大部分 Android 设备追赶的高度。砍掉 3.5mm 口给一众厂商创造了一个小众后市场后应该更没什么动力去进步了…… 下面是 iPhone 6 的在各阻抗下负载数据,来自 [AnandTech]。iPhone 6 与 更老的 iPhone 5S 和更新的 iPhone 6 Plus 使用同样的芯片可参考。SHP9500 看 33 Ω 那条的数据: iPhone 负载数据 没有 3.5mm 口的 iOS 设备我使用的是苹果官方带 Cirrus Logic 芯片的 Lightning to 3.5mm 适配器驱动,这时手机算个转盘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这个转换器具体可以看看 [iPhone 7 耳机转接线音质简测],驱动 SHP9500 没问题。 - Vivo Nex w/ Apple Music & 网易云音乐 尽管 Nex 相对 Vivo 之前机型在音乐功能方面有所退步,且 V 家的 Hi-Fi 宣传一直被唾弃,对比其它 Android 设备还是体现了一定的优化。Nex 最大音量是 15 格,驱动 SHP9500 开 10 到 12 格即可。
- Hiby R3 这台入门级以下的随身播放器,驱动 SHP9500 还是很轻松,音量从 50 档到 72 档(最大到 100 档,72 是设定的最大安全音量)听起来都很好。其实我有些奇怪为什么 R3 驱动 SHP9500 在这个音量调节范围的实际出声大小差别不大,不过 R3 因为用起来比较麻烦,基本在落灰,这次拿出来听了一耳朵又放回去继续落灰了……
- Macbook Air Mid 2013 w/ iTunes & 网易云音乐 插入 MBA 的耳机口驱动 SHP9500 时播放软件最大音量系统音量开到 8/16 即可。话说就像 iOS 设备比大部分 Android 设备听音乐接音频外设更友好方便,MacOS 设备对比 Windows 听音乐的软硬件整体体验也更好,Windows 设备除了系统音频驱动等底层问题和各部件整合问题,在操作使用的逻辑上也有很大问题,近几个 Windows 10 版本在音频回放上还时不时出些 BUG…… 种草了 Mac mini 2018 小便当盒做 CAS 音源 lol - Dell Inspiron 台式机 w/ iTunes UWP & 网易云音乐 UWP 戴尔这台的板载声卡是螃蟹 ALC3266,机箱前置音频输出是一个耳麦一体口,驱动 SHP9500 没有底噪,机箱后置接口插拔麻烦懒得试了…… - Alienware AW2518HF w/ iTunes UWP & 网易云音乐 UWP 俗话说 "N 卡网速快、A 卡音质好",我也测试了一下 AW2518HF 显示器的 3.5mm 口直插 SHP9500,嗯……大概 80/100 档可以听,100/100 出声会稍大,但有噪音。用过的几台戴尔显示器附带 3.5mm 口一直还不错,没想到 AW2518HF 退步啦…… //A 卡音质好当然是玩笑,声音应该是走 DP 线缆数字传输到 AW2518HF 后经过显示器的数模转换出来……不过 A 卡确实吹了个硬件加速音效的 AMD 环音 TrueAudio 技术,PS4 的音频 DSP 就是基于 AMD TrueAudio 。PC 上实装支持的游戏应该是非常少,VR 方面有阀门社的 Steam Audio 支援 TrueAudio Next。
- Sennheiser GSX 1200 Pro w/ iTunes UWP UWP & 网易云音乐 UWP Sennheiser GSX 1200 Pro Dell Inspiron 做转盘,GSX 1200 的耳机口驱动 SHP9500 很轻松。用日常打游戏时的设置:在系统中将 GSX 1200 配置为 7.1 环绕,扬声器属性里设置为 16 位 48000Hz ,GSX 1200 的屏幕上选中耳机模式和 7.1 模式。此时音量打到 40/100 就好。GSX 1200 驱动 SHP9500 有空间变大的感觉,可能与它的模拟 7.1 有关…… - Topping DX3 Pro w/ iTunes UWP & 网易云音乐 UWP & JRiver Media Center 24 & MusicBee UWP Topping DX3 Pro Dell Inspiron 做转盘,Topping DX3 Pro 解码+耳放,用 3.5mm 耳放口驱动 SHP9500 开到 -30 dB 的音量我感觉已经可以投入音乐中,调高到 -25 dB 到 -15 dB 有被音乐完全包围的沉浸感,作死再高到 -10 dB 也不会觉得声音刺耳。不过 -10 dB 或更高时感知上会觉得声音过大,实际使用我觉得 -30 dB 到 -25 dB 是可以长时间聆听的音量。 iTunes UWP 和网易云的 UWP 版本都没法在设置里面选择走 ASIO ,用 JRiver 和 MusicBee UWP 走 DX3 Pro 自带 ASIO 驱动试了几个 2L 下载的免费 DSD 文件,因为不常听,也说不出什么差异……目前 DSD 格式没有流播甚至没有好用的购买下载商店,Tidal Master 是比较方便的选择,但是 DX3 Pro 不支持 MQA 硬解码…… SHP9500 的听感 几天前在一个 QQ 群内有大佬问到 SHP9500 ,我就扔了这篇的链接: QQ 群聊记录 QQ 群聊记录 大佬看了后觉得这篇写得太水,追问听感……我只好表示萌新没办法说听感…… 这让我有了一个疑问,咳咳,当然不是这篇水不水的疑问(因为这篇确实水~:一般的数码类产品,如显示器,我们都可以依据客观参数进行选购,虽然也会有这块屏幕偏黄,或偏白这样的感性描述 —— 这样的描述同样可以用数据对应 —— 但基础的选择依据仍是靠数字说话,为什么到了音频产品,不管是常见的评测还是购物网站的评价体系都偏向于主观感受,而不是数字讲话? 还好检索后,我发现这个疑问的预设是错误的:事实上同样有很多评测是建立在一套有标准有数字可依的体系下。 前面我引用过飞飞的这段话:
声音,目前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成音频文件,让声音回放出来会经过: 解码 ——> 放大 ——> 耳机 ——>脑洞(误 //这个流程是为表述而简化的,实际更多更复杂。 其中解码既 DAC,是数字模拟转换器即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的简写,做的工作就是拿到音频文件记载的数字信号后转换成模拟信号。DAC 的形式可以是手机内置的一块解码芯片,也可以是单独的解码器。 放大即 AMP,是放大器即 Amplifier 的简写,做的工作是将解码后的模拟信号放大。AMP 的形式也不一定是独立的,有可能就是一块放大电路。 数字信号经过解码放大后的模拟信号,最终会传输到耳机。 耳机里是一对转换单元,接收到模拟信号后将其转换为人耳可以听到的音波。因为耳机单元具体换能原理的不同,就有了动圈、动铁、静电之类的区别。 那么怎么判断这些参与回放的部件或整体的好坏? 其中一个标准是失真。 失真是音频文件以数字形态保留后到最终还原的改变。 所以目前通过测得的失真率——不管是厂商测得后公布还是第三方测得,我们可以简单判断解码放大耳机等部件的好坏。 某些产品有一定的人为失真,比如“英国声”之类没有具体指标规范但确实同类产品出声有一个趋同的风格的,可以叫调音。但这种调音本身是可以数据化的,而且除耳机外调音应该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了,就像胆石之争。 但到了耳机之后就复杂一些,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所谓的听感。 为什么? 我觉得是因为在耳机发声之后,后面会有这样一个[流程]:
换句话说,听觉本身是主观的。 为什么我觉得谈听感不靠谱?不考虑每个人音乐素养的差异、耳道的不同、听过的耳机、听音环境的差异、整套系统的不同甚至播放的音源不同等等等等,听感也是极度私人化的感觉。 用这种极度私人化的感觉去对比,得出的也是极度私人化的结论。 这也是为什么使用同样的一副耳机甚至使用同样的一套系统,有人觉得嗯这低音可以啊,有人觉得我去这白开水啊~ 如果耳机换能前的环节有测试数据,那么数据就会告诉我们,可能是这整套回放系统的某一个部件或某几个部件让声音起了哪些变化。 对于耳机换能后,目前的现状就是飞飞说的 ”参数还不全面“,也就是我们还没法相对准确量化人类的听觉这一主观感受,即使有哈曼曲线之类的东西。所以对于耳机,我们可能就只能聊听感了。 或者准确一点说,耳机换能前可以看参数,耳机换能后,我们真的只能聊聊听感了。所以我不反感甚至喜欢看别人的听感,而且我还认同耳朵收货这句话,只要不是全凭耳朵收货。XDDD~ 不过耳机本身我们还是可以数据说话的,补一个 SHP9500 的数据:[Golden Ears 的评测] 顺便,耳机换能后是完全主观的,耳机换能前的数据也不是完全无误的: - 数据得出本身有可能因为检测环境或因为认知出现误差 - 参与回放的设备本身可能有自己的调音或者设计不合格或者被超出自己设计预期的干扰 不过比起这些数据误差最重要的还是人类的心理 AKA 脑补/脑放的强大。所以我们会听到有人在所有部件都合格环境OK的系统上换一条发烧 USB 线后觉得耳机的声音变得更暖变得更紧,即使数据告诉我们这条线和之前那条对声音起到的作用完全一样。嗯,这条发烧 USB 线制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调音 —— 起到人为失真作用的除外。但是调音线本身也有它的数据支撑嘛,要不难道厂商一顿瞎调搞出每条出声都不一样的线出来?~哈哈哈~ 当然业界也有双盲测试结果,额,结果显示大家都靠猜,哈哈哈哈哈哈哈! SHP9500 Mod 拆装 SHP9500 耳罩 拆装教程初略版:[共享下冷门的SHP9500耳罩拆洗方法]。 拆装教程详细版:[SHP9500 耳罩拆卸清洗DIY 心得分享],这篇包括头垫。 拆装教程视频版:[Philips SHP9500 Headphones With Brainwavz HM5 Pads]。 兼容 SHP9500 的第三方耳罩扣环 SHP9500 设计时就没打算让用户自行更换耳套,布面耳套用久后又确实需要拆洗,我搜索如何拆洗时看到有很多用户回馈把耳套卡扣环给掰坏了。 原装卡扣环是个塑料件,飞利浦原厂是没有卖的,可以去买一个 3D 打印的成品替换损坏的卡扣环:[Philips SHP9500 3D Printed Pad Adapters]。 兼容 SHP9500 的第三方耳罩/耳垫/耳套 SHP9500 的保有量应该还不错,但淘宝上只有有限的几家店铺出售第三方的替换耳套,还好 50mm 单元或类似耳桶尺寸的耳机并不少见,虽然换耳套会导致原厂调音被改变,但因为市场上并没有飞利浦原厂耳套卖,已经损坏必须要更换时可以试试这些兼容耳套: [MrSpeakers Alpha Pads(genuine lamb-leather)] MrSpeakers 的 Alpha Pads 使用小羊皮材质,缺点是和 MrSpeakers 的耳机一样:贵。 [Brainwavz HM5 Velor Memory Foam Replacements Earpads] Brainwavz HM5 耳机的原配耳套是人造皮的,还有记忆海绵绒面替换耳套,两个都可以适配 SHP9500,淘宝大概 60 元左右。 [Mimimamo 耳机保护套] 日本人真的是把小众市场做到极致……这个保护套是在原厂耳垫上加一层保护套,各种颜色可选。官网适配列表没有列出 SHP9500,但有人买了 L 号测试用在 SHP9500 上是 OK 的。按照官网的实测这个保护套对原厂调音的影响较小。 Mimimamo 耳机保护套 w/ Philips X1 兼容 SHP9500 的第三方麦克风 一般来说听音乐的耳机原厂调音不太个性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只非常好的游戏耳机来使用,但是打游戏需要麦克风。 V-MODA 为自己家耳机推出了一个类似 ModMic 的麦克风附件 BoomPro,可以让 SHP9500 化身游戏向的耳机开 PUBG 吃鸡。美亚上的评论比 ModMic 好,某些长评甚至说除了麦克风拾音时消减了某些频段外整体录音质量可以比拟话筒。 因为使用 3.5mm 接口,所以可以适配 SHP9500 和 SONY 一票使用 3.5mm 接口的耳机,MSR7好像也能用,在美亚可以买到:[V-MODA BoomPro Microphone for Gaming & Communication]。海外购没有,不支持直邮。 |